設計技術、創新要點,社會、經濟、環境效益:
相城區2016~2017年度生活污水治理工程,為蘇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。工程治理范圍內含北橋、渭塘街道兩個街道,共計43個自然村,約1100余戶居民。
技術設計、創新要點:
農村生活污水具有分散面廣、來源多、增長速度快、建設實施過程中存在阻力等特點,為保證項目的順利、有效推進實施,急需將此類問題充分考慮并一一解決。
1、前期現場調查摸排仔細,記錄每個自然村每戶的現狀情況;
2、宏觀分析個自然村之間的聯系, “化零為整”將零散的村落劃分成不同的及整體。同時結合周邊自然環境、管網建設情況確定合理的治理方案;有條件接管排放的優先接管排放污水,周邊市政污水主管未建設到位的村落,匯集后采用處理設施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;
3、對于無法接管排放的零星村落采用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技術;
4、沿河住戶污水排出管采用掛管、支墩形式接管排放至周邊市政污水管網。
社會效益:
我國農村所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數量已經占全國的一半。蘇州市地處江南水鄉,水是城市的靈魂,更是發展的命脈。而長期以來,生活污水是農村生態環境的短板。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是民之所盼,政之所急。從“美麗鄉村建設”“農村環境連片整治”到現在的“清水治污”“污水共治”,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向來是重要組成部分。
環境效益:
農戶生活污水沒有納管治理,導致生活污水絕大部分不經任何治理,直接排入了河道或經化糞池簡單治理后滲入地下,嚴重污染河水和井水,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。經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實施后杜絕污水直排、堵塞外溢等情況,改善了河塘水質及地下飲用水水質,極大提高了生活居住環境質量。
經濟效益:
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特別是農村畜禽、水產養殖、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的快速發展,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與日俱增。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提高了污水處理率,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,保證了居民身體健康,積極的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。
Copyright ? 華匯集團 HuaHui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03795號-2 浙公網安備 33060202000052號